猪增生性回肠炎的综合防控
猪增生性回肠炎是由胞内劳森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猪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胞内劳森菌的主要侵害对象为猪,病猪和带菌猪的粪便是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粪便在猪群之间经消化道水平传播,也可在老鼠、蚊蝇体内繁殖,因此啮齿类动物和蚊蝇也是猪增生性回肠炎的传播媒介。
一、临床症状1.急性出血型回肠炎。较为少见,通常发于生长育成猪和部分经产母猪,主要表现为血色水样下痢;病程稍长时,排沥青样黑色粪便或血样粪便并突然死亡;后期转为稀粪,也有突然死亡仅见皮肤苍白而无粪便异常的病例。2.慢性型回肠炎。较为常见,通常多发生于6~12周龄的保育仔猪和生长育成猪。10%~15%的猪只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沉郁或昏睡;间隙性下痢,粪便变软,变稀而呈糊样或水样,颜色较深,有时混有血液或坏死组织碎片;病猪消瘦,弓背弯腰,有的站立不稳,生长发育不良;病程长者可出现皮肤苍白,如果没有继发感染,有些病例在4~6周可康复。3.亚临床型回肠炎。猪体虽然有病原体存在,却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也可能发生轻微的下痢,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明显下降。
二、防控措施1.养猪场应根据不同猪群的营养需要,合理地配制猪群的粮。更换饲料种类和更换并减少混拌饲料中的药物种类时,应渐进性过渡。同时保持饲料新鲜、不发生霉变。加强对猪群的管理,以尽可能降低和减少对猪群的应激刺激。2.养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同时加强对养猪场内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净化,以及对肠炎的病原菌的防控。鉴于胞内劳森菌等病原菌主要存在于猪的粪便中,且胞内劳森菌对复合醛类和卤素类消剂非常敏感,对猪增生性回肠炎频发的养猪场,猪舍内外可选择使用复合醛或双链季铵盐复合碘消液进行消,有效地灭病原菌。强化灭鼠、灭蚊和灭蝇等工作,以降低和减少鼠类和蚊蝇传播猪增生性回肠炎的几率。3.对猪增生性回肠炎频发的养猪场,可有针对性地在饲喂易感猪群的饲料中添加泰乐菌素、氟甲砜霉素、强力霉素、泰妙菌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实施预防性用药。但应注意的是,若对易感猪群连续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尤其是连续大剂量地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实施预防性用药,不仅可降低易感猪群的抵抗力,而且容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因此,养猪场可选择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并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实施预防性用药,如选择妙立素150克+威佳新1000克+中威聚能星1000克混拌于1000千克饲料中,连续给易感猪群饲喂7天。
三、治疗方法及时隔离病猪,并对病猪及时采取补液,防止脱水,抗菌消炎,控制继发感染等对症治疗措施。1.对已经出现明显临床发病症状的病猪,应立即将猪群饮用的常用水改变为饮用口服补液盐饮水,配制方法是:精制食盐350克、碳酸氢钠克、氯化钾150克、白糖2千克、常水100千克,混合溶解后即可。2.对无饮欲的病猪,可用金属注射器每次给病猪内服40~80毫升,每天内服5~6次,也可给病猪静脉注射5%~10%的葡萄糖生理盐水和5%碳酸氢钠注射液,每天注射两次,每次静脉注射~500毫升,连续注射2~3天。3.对腹泻严重的病猪,可选用5%的葡萄生理盐水~500毫升,加入适量的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肠道抗生素类药物,混合后给予静脉注射,每天注射两次,连续注射2~3天;同时可选用2.5%恩诺沙星注射液和2%环丙沙星注射液,按说明书的使用剂量,对病猪实施后海穴交替注射,每天注射两次,连续注射3~4天。4.防范病猪发生继发感染,应在猪群的饲料或饮水中混拌添加泰妙菌素、林可霉素和阿莫西林粉等药物进行饲喂,连续饲喂5~7天。对采用以上药物治疗后,仍然表现体质瘦弱、贫血,且采食量极少的病猪,则可分别给予每头病猪肌肉注射牲血素(含硒型)2.5~3毫升,0.1%亚硒酸钠维生素E合剂3~5毫升,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4~5毫升。编辑:李敏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