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软腐病

  【分布为害】零星发生,但是果实伤口多、贮期温度高时发生较重。

  【症状】多始于果实梗洼、萼底及表皮的刺伤口,果实表面出现浅褐色至红褐色圆斑,后扩展成黑褐色不规则形软腐病斑。高温时5~6天内可使病果全部软腐。在0℃条件下,冷60天后,染病果实全部腐烂,还能引起再侵染。病部长出大量灰白色菌丝体和黑色小点。

  【病原】主要由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和梨形毛霉Mucor piriformis引起,均属接合菌亚门菌。匍枝根霉:匍匐菌丝爬行,弓状弯曲,无色。菌丝上不形成厚垣孢子。假根非常发达,根状褐色。孢囊梗直立,通常2~4根成束,较少单生或5~7根成束,不分枝,光滑或稍微粗糙,灰褐色至暗褐色。孢子囊球形或近球形,老熟后黑色。囊轴球形、近球形、钝圆锥形、形,壁光滑,灰褐色。囊手大而明显,楔形。孢囊孢子球形、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多有棱角,条纹明显,灰色略带灰蓝色。接合孢子囊球形,有粗糙的突起。梨形毛霉:菌丝白色转。孢囊梗很少分枝。孢子囊白色转深褐色,壁有刺,易溶解;囊轴无色,平滑,洋梨形、形,偶尔球形。孢子无色,椭圆。

  【发生规律】病原在2cm土层中或落果等有机物中越冬。果实采收后1~2个月菌源数量增加,进入冬季明湿减少,通过接触,或动物携带,以及雨水溅射传播,并可随病果转运进行远距离传播。通过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高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情迅速发展。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果,保持果园、果窖清洁。采收、贮运过程中减少果实的伤口。不要在湿度大或阴雨天采摘果实,以减少传染,用纸单果包装,以减少二次侵染。落果宜单存放,不要与采摘的健果放在一起。药剂防治:必要时可用菌剂处理,采收前1个月开始喷施下列药剂:1:2:200倍式波尔多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尤其是晚春夏初降雨时喷药,效果更明显。编辑:李敏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