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血压、调情绪、戒烟酒、择饮食……预防中风,控制危险因素很重要!
近年来,我国中风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约四分之三的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造成沉重负担。
2019年6月,《柳叶刀》发表了题为《1990~2017年中国及其各省的死亡率、发病率和危险因素》的研究报告。报告分析了1990~2017年中国各省份(包括台)居民的死亡原因,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中风”。
那么,什么是中风?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中风的“前世今生”
中风,属于中医病名,分为外风和内风。外风因感受外邪所致;内风又称脑卒中,属于内伤病症。现代一般说的中风是指内伤病症的脑卒中,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其中以脑梗塞最为常见。
在我们国家,中风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伤寒论》中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属太阳表虚证。“中风”代表患上该病,有如暴风疾至、飞石击中,起病急剧,表现多端,变化迅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界逐渐认识到,中风发生的原因是脑血管出了毛病,于是“中风”渐渐又有了“脑卒中”“脑中风”“脑血管意外”这样的名称。
出现这些症状,警惕中风“造访”!
中风主要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类。
缺血性中风
缺血性中风又名脑血栓,是由于脑血流的脑动脉壁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炎所造成的,多见于老年人,且男性多发。
临床症状:
起病时可伴头痛,一觉醒来或在静止状态下,感觉肢体一侧反应迟钝、麻木等;重者行走困难、耳鸣、复视、眩晕、口眼歪斜、言语不清、动作迟缓等。
出血性中风
出血性中风是由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或出血性疾病所致的脑实质或脑表面出血的脑血管病,包括脑实质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的损害。
预防中风,从控制危险因素开始!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至少有80%的中风是可以预防的,超过90%的危险因素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中风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疾病、肥胖、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饮酒、心理因素等。如果上述危险因素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就能明显降低中风的发生率。
中风的预防措施,快快mark一下吧!
01 稳定血压
据心脏协会介绍,高血压是中风的可干预的最大危险因素。如果能将血压很好地控制在理想水平,会大大降低中风发病几率。高血压患者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测一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
02 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通畅;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增加热量消耗。
03 戒烟戒酒
无论是吸烟还是饮酒,都会引起血管状态的应激改变,诱发心跳加速和血压上升,加重动脉硬化,这些都是可能导致中风发生的危险因素。
04 调整情绪
在诱发血压波动的各种因素中,情绪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赛等。
05重视先兆症状
部分患者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头痛、头晕、手脚麻木、乏力、嗜睡、失视、失语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到神经内科就医。
大家可以记住一个简单易记的FAST口诀:
Face:笑一笑,是否歪斜;
Arm:抬抬手,是否有力气;
Speech:讲讲话,是否流利;
Time:抢时间,符合以上症状马上拨打120。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或曾患中风者,必须定期检查和接受适当治疗,确保血糖或血压处于正常水平。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