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蜀汉的最后一位名将是谁?他都有些什么功绩?
• 生活
nsp; nsp; 三国时期上承东汉下启西晋,曹、刘备、孙权三国鼎立,英雄辈出,各人手下谋士众多,人才济济,但是在蜀汉时期,出现了人才凋零的局面,那三国蜀汉的最后一位名将是谁呢?下面跟着为什么网来看看。
nsp; nsp; 说起蜀汉的最后一位名将,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说是姜维,毕竟他是蜀汉王朝最后一位执牛耳者。当然有人会说,陈寿不是在《诸葛亮传》里讲了诸葛瞻和辅国大将军董厥并平尚书事吗?在《宗预传》里也说诸葛瞻ldquo;初朝事rdquo;。
nsp; nsp; 说起蜀汉的最后一位名将,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说是姜维,毕竟他是蜀汉王朝最后一位执牛耳者。当然有人会说,陈寿不是在《诸葛亮传》里讲了诸葛瞻和辅国大将军董厥并平尚书事吗?在《宗预传》里也说诸葛瞻ldquo;初朝事rdquo;。
nsp; nsp;nsp;其实姜维在蒋琬去世的第二年和费祎一起录尚书事,而ldquo;录尚书事rdquo;的权力要ldquo;平尚书事rdquo;大一点。所谓ldquo;录rdquo;是参与决事的意思,而ldquo;平rdquo;是参与谋议,所以诸葛瞻和董厥的地位有点类似于今天局员,姜维就是局。
nsp; nsp; 当然这些不重要,并不是成为名将的条件。从姜维的生平事迹来看,他并没有挑起蜀汉的大梁,更没有发动一次对蜀汉王朝起决定性的战役。其实姜维很无奈,他继承诸葛亮ldquo;恢复中原rdquo;的志向,苦苦维持北伐大计,也相当辛苦。
nsp; nsp; 其实姜维的失败也正是多次用兵曹魏,对于蜀汉王朝来说,经济和压力都非常大,但是他却屡次兴兵。我用一句话评判姜维,就是ldquo;志大而无良策,兴兵而无大功rdquo;,造成众官僚和老百姓的怨言,在国家政策上出现失误。
nsp; nsp;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姜维也并不是没有一点功劳。据史载计,姜维对曹魏发动了大小共十一次战役,大胜两次,小胜三次,无功而返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由此可见,姜维功劳还不小,更何况曹魏与姜维对阵的帅有:司马昭、郭淮、陈泰、司马望、邓艾、王经等等,即使姜维有三头六臂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nsp; nsp; 然而对蜀汉的国力来说,姜维输不起。很多人都说蜀汉没有人才,都是诸葛亮的错,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办一个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专门为蜀汉军队提供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嘛!其实蜀汉后期的人才并不少,诸葛亮死后有王平、马忠、张翼、吴懿、张嶷,这些人绝对镇守一方的军事人才。由于刘禅不务正业的缘故,诸葛亮遗留下来的人才去世后,人大都ldquo;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rdquo;!
nsp; nsp; 蜀汉王朝最后一位名将姓罗名宪,字令则,荆州襄阳人。严格意义来讲,姜维确实是最后的名将,因为罗宪的战绩是在蜀汉灭亡之后。由于罗宪的传记在《晋书》里,一般被认为是晋将,不过他毕竟是蜀汉遗臣,如果他能得到重用,接替姜维应该不成问题。
nsp; nsp; 罗宪十三岁就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很早就出名了,作为神童,不想出名都难。罗宪父亲叫罗蒙,蜀汉的广汉太守,除了给罗宪带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外,方面并没有太多的帮助。每当益州的名士说起罗蒙的时候,大家都会说,哦,就是罗宪他嘛。
nsp; nsp; 由于名声在外,于是罗宪就拜当时的益州大儒谯周为老师,而谯周的门人都称罗宪是子贡。这个子贡是谁呢?子贡是孔子的学生,不仅学问渊博,而且还是鲁国和魏国的宰相,政绩斐然,在外交方面得心应手。既然罗宪被誉为ldquo;当代子贡rdquo;,那也得拿出本事,才能博得大家心服口服嘛。
nsp; nsp; 蜀汉朝廷任命罗宪为太子舍人和宣信校尉,史书上记载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出使吴国,并且在吴国也打响了名气,ldquo;吴人称焉rdquo;。罗宪性格严整,高风亮节,当时黄皓干预朝政,很多人都依附黄皓,如说陈祗、阎宇这些人,罗宪根本不与他们同流合污。
nsp; nsp; 虽然说黄皓很难整到姜维这样的大人物,但罗宪还是很容易的,毕竟官小职微。黄皓把罗宪从中央朝廷贬到了边疆,当然蜀汉的边疆也就是当时的益州边界线,官职也还不算小,巴东太守。不过黄皓还是在罗宪身边安排了一个管他的人,大将军阎宇督巴东,罗宪为领军,再大的官也只是个二把手。
nsp; nsp; 黄皓等势力虽然非常的猖獗,但要想绊倒他们还是要等机会。然而这个机会不是刘禅推动的,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等人伐蜀,镇守巴东的阎宇被召回成都,罗宪成功扶正,留下他镇守永安。后来邓艾下江油,直逼成都,长江沿线郡县的长官纷纷弃城逃跑。
nsp; nsp; 老大也不是那么好当,当前形势不明,全城将士的命运都掌握在罗宪手中,而且他还要顾及到国家的福祸。罗宪不是一个犹豫不决的人,他拔出宝剑,手起刀落,逃跑的人倒在了血泊之中,正是罗宪这种胆气,压住了将士和百姓的恐慌。
nsp; nsp; 有消息传来,刘禅在成都投降了邓艾,罗宪在永安驿站集结兵马,枕戈待旦。吴国听说蜀汉灭亡,立刻派出部队抢夺邓艾的果实,建平太守盛曼带兵到永安城下,声称援救蜀汉,其实就是想占领巴东,罗宪当然不会上当。
nsp; nsp; 罗宪义正言辞的对盛曼说:ldquo;大汉朝正直倾覆,吴国作为邻邦,不体恤我们的难处,反而派兵进攻我们的城池,我宁愿投降曹魏,也不把城池让给你们这群背信弃义的小人。rdquo;于是罗宪投降了曹魏,并且准备好作战器械,大军誓师效命,应对吴国的进攻。
nsp; nsp; 然而没过多久,钟会在成都叛乱被,邓艾也死于非命,益州境内混乱不堪,吴国再次派出抚军将军步协西征。步协是吴国丞相步骘长子,作为将门虎子,以为自在必得,结果被罗宪打败,狼狈而逃。这次把吴国皇帝孙休惹火了,非得跟罗宪较劲,接着派征西将军留平(左将军留赞之子)、镇军将军陆抗率军前赴后继。
nsp; nsp; 陆抗是名将陆逊的次子,由于陆逊良好的熏陶,陆抗也是文韬武略,功绩卓著,曾平定西陵督步阐(步骘次子),与晋朝名将羊祜在荆州对抗了长达四年时间。罗宪不愧是名将,擅长防守,陆抗亲自率兵前来都没有攻下城池。
nsp; nsp; 罗宪当时已经归顺了曹魏,永安经过了吴国多位将领轮番进攻,铁打的城池也很难守太长时间,陆抗更不可能在这此时撤军。罗宪内心很焦急,城中损失过半,又盛行疾疫。手下将士给了罗宪两个建议,一是南下牂柯,二是北上上庸,反正就是弃城逃跑才是完全之策。
nsp; nsp; 然而罗宪这个人的脾气很倔,他说:ldquo;我作为长官,永安老百姓的依,如果不能保全城池而抛弃他们的话,这不是君子干的事情,我将与永安共存亡。rdquo;永安作为益州通往荆州的门户,曹魏的实际司马昭知道它的战略地位,派荆州刺史胡烈率步骑两万进攻西陵,陆抗也害怕胡烈占领了西陵,连后退的机会都没有了,于是率兵回了荆州。
nsp; nsp; 罗宪这一仗打出了蜀汉遗将的威风,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守城战,司马昭封罗宪为陵江将军、监巴东军事、使持节,领武陵太守。根据习凿齿先生的《襄阳记》记载,阎宇回成都时,留给罗宪的士兵仅仅只有两千人,而陆抗带了三万人永安,加上步协、盛曼以及留平的部队,两军十多倍的例差距,有点张辽七千战孙权十万的味道。
nsp; nsp; 然而裴松之认为习凿齿的记载不可,但他也搞不懂究竟,至于时隔千余年的世人就更难搞清楚其中的问题了。不管怎么说,罗宪防守战打得非常漂亮,值得后世肯定,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名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